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不良行为呢?
儿童的行为只是传达某种信息的一种手段,每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意图或动机,或者说,每种行为都有极其复杂的功能。要想矫正自闭症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判断分析这种行为背后的功能是什么,才能很好的解决不良行为。
一、得到物品:
自闭症孩子做出的行为就是为了得到某件物品,这个行为可以是恰当的,也可以是不恰当的。比如,通过好行为的方式得到物品:“妈妈,你给我颗糖吃吧!”不良行为的方式得到物品:直接抢,或躺在地上大哭大闹。妈妈知道他这样是想吃糖,为了孩子不哭不闹,赶紧给孩子糖,孩子通过这样的不良行为的方式达到了交流目的,因此不需要用语言去交流,下次想吃糖继续抢或躺地上哭。
二、得到关注:
自闭症孩子做出的行为就是为了得到周围人的注意力,希望周围人与他互动。孩子做出的这个行为同样可以是恰当的行为,比如拍拍周围人肩膀,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也可以是不恰当的行为,比如推人、扯头发、吐口水等,当孩子做出这些行为之后,身边的人可能会批评他,但对于孩于而言,这也是互动。
三、逃避要求:
自闭症孩子做出的这个行为就是为了不学习,不完成别人的要求。孩子做出的这个行为可以是恰当的行为,比如“这个太难了,你可以帮我吗?”“我很累,想休息,不想做!”;也可以是不恰当的行为,比如不对老师或家长的指令做任何回应,或用不良行为(哭闹、扔东西等)来拒绝教学任务,磨磨蹭蹭不完成作业等。此时,停止让孩子完成教学任务,不良行为就被强化,未来一有类似任务,孩子不愿做就会哭闹。
四、感觉寻求,自我刺激:
自闭症孩子做出的行为不是为了得到物品,也不是为了得到周围人的关注,也不是为了逃避任务,而是为了获得身体上的某种感官享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等)这些行为的外观可能是社会可以接受的样子。比如通过头部按摩来获取头部的触觉刺激需求,也可能是不被社会可接受的样子,比如用头撞墙、原地转圈、上课时到处乱跑、坐在椅子上不顾危险的前后摇、刻板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