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生在硕博阶段可选择本学科继续深造,也可选择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甚至有些可以申请其他学院专业(转段率70以上)因此,在如今考研难,保研更难的形势下,强基计划硕博衔接的免试攻读政策,竞争更小,成功率更高,只要符合标准的强基生都能保研、直博,对于有深造打算的学生非常利好。
强基计划的校测包含哪些内容?
强基计划的培养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咨询详情
强基计划的高校基本上都采取3+1+X的培养模式,部分高校采取3+2+X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培养方案参照各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大部分的强基高校是鼓励学生本硕博连读,但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本硕博连读。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学生可以放弃本硕连读,本科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或报考其他专业。
咨询详情强基计划报考总结
强基计划的背景
强基计划的产生是源自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拔尖人才培养,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我国高校招生实行了一种“自主招生”的选拔模式,到2019年随着自主招生领域的“造假”因素越来越多,教育部决定于2020年1月起启用新的自主选拔模式
咨询详情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该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全称叫“强化基础学科招生与人才选拔计划”,在设置之初,也是基于中美在技术领域产生的冲突,进而期待从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领域,通过36所双一流A类大学(2022年新增剩下双一流B类)高校的优秀资源,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选拔,经过3-4年的培养,后来的强基计划定位聚焦紧缺的高端芯片、计算机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重点是借助强基计划培养有志于投身并服务战略并且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