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是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的电子设备,包含了CPU、内存、输入输出端口、通信接口等多种功能组件。其通过程序进行控制,实现对各种工业设备、机器的自动化控制。PLC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PLC就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LC的发展
初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功能简单,主要用于逻辑控制,替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编程语言以梯形图为主。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器技术融入PLC,使运算速度加快,功能不断扩展,具备了数据处理、通信等功能,应用领域也从汽车制造业扩展到其他工业领域。
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PLC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更加完善,性能大幅提升,可靠性更高,网络通信能力增强,实现了多台PLC之间以及PLC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网通信,形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PLC历史
诞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汽车制造业竞争激烈,生产工艺频繁变更,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修改困难、体积大、可靠性差。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提出了“通用自动控制器”的招标要求。
咨询详情
**台PLC诞生: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GM公司的要求,研制出了世界上**台PLC,型号为PDP-14,用于GM公司的汽车生产线上,标志着PLC的诞生。
咨询详情
PLC的特点
1
稳定性:PLC具备稳定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能够在复杂恶劣的工业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
2
可编程性:PLC包含着多种功能组件,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控制过程的控制和调整,能适应复杂的工业控制过程和生产需求。
3
扩展性:PLC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增加拓展板,从而实现工业生产线的功能扩展。
4
易维护性:PLC的模块化设计使其易于维护,可以快速更换故障模块。
PLC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控制:PLC可以用于对生产线的完全自动化控制,比如自动装配、自动化分拣和自动化包装等。
例如,某公司的生产线中,需要自动化控制货物在传送带上的速度和位置,实现快速高效的物流作业。该公司安装了PLC控制系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传送带的速度、位置等参数的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流程控制:PLC可以用于各种工业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包括例如水处理、化学制造、食品加工和制药等领域。
例如,某水处理厂需要对水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该厂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水的流量、水质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化控制,从而确保水的质量和流量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和品质。
物流控制:PLC可以用于各种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包括例如物流分拣、货物运输和自动化储存等。
例如,卡车装卸台需要对物品的卸载速度和位置进行精确控制。该卡车装卸台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货物的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货物的卸载效率和安全性。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上海煌生教育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