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饭团相传起源于台湾当地比较古老的少数民族——高山族。早期的高山族人吃饭喜欢用无毒的树叶裹糯米或糯粟,捏成饭团,便于劳作及打猎时食用,到了后来,不同地区的族人根据各自的喜好逐渐在饭团里加入花生、豆类、芋头、野味等馅料,使它吃起来更美味。现在的饭团文化,从台湾传遍到世界各地,演变成了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老少皆宜的大众食品。它和紫菜包饭(寿司)的用料都是比较相似的,但不同的是饭团是拿糯米做成的,而紫菜包饭是拿米饭做的。
学习制作台湾饭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食材选择:选用优质的大米,如糯米、黑米等,并根据个人口味搭配其他食材,如肉松、油条酥、黄瓜、鸡蛋等。
包裹技巧:学习正确的包裹饭团的方法,确保饭团紧实且不易散开。
米的处理:将米洗净并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煮饭时注意米和水的比例,以确保米饭的口感和质量。
馅料的准备:根据个人喜好准备各种馅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和调味。
蒸制时间:掌握好蒸制米饭的时间,避免米饭过硬或过软。
创意与变化: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口味,对台湾饭团进行变化和创新,开发出独特的口味和款式。
饭团是日本发明的
饭团的历史可追溯至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那时候物资贫乏,便当也只是一些简单地饭团和干粮。当时的饭团被称为“吞食”(Tonjiki)。此外为了方便携带,主妇们还将煮熟的米晒干后作为口粮使用,称为“干饭”。干饭可以存储在一个小容器中,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在水中煮后食用。后来饭团代替了干米饭。粳米饭团很有粘性,而且容易被捏成便于携带的小团,于是它就成为了劳动者和武士们的重要口粮。
咨询详情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随着漆器的出现,便当开始流行起来。每当举行赏花会、茶会时,用得起漆器的贵族们,就将饭团装在华丽的漆器盒子里,供人们享用。
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起,便当成为一种优雅文化渗透在民间。人们经常带着一种被称为“腰便当”的简易便当外出。“腰便当”里有几个用竹叶包着的饭团,被放在竹笼里。
煌旗台湾饭团授课课程详情介绍: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