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烧麦的原产地中国北方,烧麦的馅料以肉类为主,传到南方之后,糯米成了主料。在海外,因为受到香港移民及港式饮茶文化的影响,几乎全部的烧卖都是广式,广式烧卖亦早成为西方人普遍认知的品种。日本的烧卖也以广式为主。
shiweixian
名称由来(烧卖名称的来由有多种説法,没有定论。)
烧卖:关於烧卖的记载包括有《扬州画舫录》、《桐桥椅棹录》,清朝《金瓶梅词话》有“桃花烧卖”的记述;清朝着名食谱《调鼎集》亦有收集菜式如“荤馅烧卖”、“豆沙烧卖”、“油糖烧卖”等。
捎卖:1937年成书的《绥远通志稿》载:“惟(归化,即呼和浩特)市内所售捎卖一种,则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带卖之。俗语谓'附带'为捎,故称捎卖。且归化捎卖,自昔驰名远近。外县或外埠亦有仿制以为业者。而风味稍逊矣。”
烧麦:传说清光绪回族人马玉亮在河南南阳创制烧麦。初名撮子包,因感不雅,又因其边与将熟的麦穗相似,遂改名为“烧麦”。
纱帽:烧卖传至江苏浙江一带,吴语借音而改汉字写为纱帽。当地人其后又附会词源,《嘉定县续志》中记载,“以面为之,边薄底厚,实以肉馅,蒸熟即食,。因形如纱帽,故名。”
稍麦:明代史料记载“北方麦子在四五月间,麦稍有一层白霜”。而稍麦在制作收口处,也有好似白霜的面粉,故而得名。
元末明初,高丽出版的汉语学习书籍《朴通事》上册记有元朝首都大都有贩熟食「素酸馅稍麦」,《朴通事谚解》内注解解释其为“以麦面制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在清代乾隆年间,杨米仁在《都门竹枝词》中有“稍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的诗句。民间也有传説,“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稍系,故曰稍麦”。
捎美:陕西也称其为捎美,陕西人薛宝辰在西北食谱《素食说略》中记载,“以生面捻饼,置豆粉上,以碗推其边使薄,实以发菜、蔬笋,撮合蒸之,曰捎美”。
烧梅:湖北武汉附近称“烧梅”。据说是因为烧卖皮是用走槌擀出形似梅花的边,蒸出来如同一朵朵绽放的梅花,所以称作“烧梅”。
课程内容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